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

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

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

  

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

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》已頒發(fā)兩年多了,各地的新課程改革實驗也開展得轟烈烈,教師們在實驗中深深地感到要全面地推行新課程改革,首先必須要有能適應新世紀教育改革的教師。因此,在這一場“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”的“重頭戲”――課程改革中,教師能否“與時俱進”是改革是否成功的關鍵。這一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告訴我們,改革要構建的是要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課程體系,絕不僅是教材內(nèi)容的增刪,也不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修修補補,它是從課程觀念、課程結構到課程實踐的深刻變革。教師在這一個過程中要面臨一次大洗腦,要更新觀念,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要提高自身素質,以應對這場挑戰(zhàn)。
    一、必須更新教育理念
    新課改實施兩年來,從實驗區(qū)的情況來看,制約新課改能否順利實施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師資水平,而實驗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體現(xiàn)新課改精神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。教師的成長,觀念更新是前提,專業(yè)化成長是基礎。新課程的制定是基于許多新的觀念基礎上的,因此,能否理解、認同、內(nèi)化這些新的觀念,是關系到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最基本的條件,也是要反復抓、抓反復的貫穿于課改始終的工作。

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,其中,“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(fā)展”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,要真正將這一核心理念轉化成教師的行動,必須具備以下觀念:

第一, 教師必須樹立民主、平等的師生觀。

這是現(xiàn)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,也是很多年以來就倡導的,“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(fā)展”得以實現(xiàn)的基本條件就是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,教師要具有民主、平等的意識,還要建立教學民主的策略和規(guī)則,而現(xiàn)實情況并不樂觀,可以說還遠遠沒有形成。

1、        現(xiàn)實反思。

教師未能具備民主、平等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方面是我們的文化傳統(tǒng),可以說基本沒有民主、平等的因子遺傳下來,而家長制、一言堂、對權力的崇拜、等級觀念可以說已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中,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到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行為。另一方面是我們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