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味書屋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

《三味書屋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

《三味書屋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

《三味書屋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
胡玲萍

  
  教學目標
   1.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,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詞,了解每個方位各寫了什么。能根據(jù)課文內容畫示意圖,并能看圖按方位說說三味書屋的樣子。
   2.認識"概――具"句式和段式,能找出概括寫的部分。
   3.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嚴格要求自己、刻苦學習的精神。
  教學重點
   1.找出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中的方位詞,畫示意圖。
   2.看圖按方位說說三味書屋的樣子。
  教學難點
   1.找準方位詞,畫示意圖。
   2.理解課后題中兩個句子的意思。
  教學過程

  一、引入新課。
    我們已初讀了《三味書屋》,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。今天我們繼續(xù)學習。(出示圖片)這就是三味書屋,一個普普通通的書屋,這樣一個普通的書屋,為什么中國人知道它,外國人也知道它?
    (是啊,因為那是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成長的搖籃)
    三味書屋的陳設怎么樣?請小朋友對照插圖按要求默讀課文第二小節(jié)。
  二、學習第二小節(jié)。
   1.默讀自學。
     要求:a.三味書屋里有哪些東西?用"____"畫出概括寫的詞。b.這些東西分別在什么位置?用" "畫出表示方位的詞。
   2.匯報交流。
     板書:正中墻上  一幅畫
        畫前正中  先生的座位
        周  圍  學生的座位
        東北角  魯迅的座位
   3.課文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?
     (板書:方位)
   4.這些東西分別在圖中的什么位置上?請小朋友邊讀書邊動手畫示意圖。(圖示如下)
    提示:這表示三味書屋的平面圖,四面是墻," "表示中墻," "表示門。
    作者站在稈玄通方看三味書屋?(門口是立足點)
    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地方?(正中墻上是著眼點,其它方位都是由這個方位引出來的)
   5.對照課文評價是否畫對。
   6.課文用什么方法介紹三味書屋的?讀第二節(jié)第一句。這個句子前后是什么關系?
    先概括地指出墻上的一幅畫,然后具體介紹了畫上的內容。這種關系是先概括,后具體的關系,下面介紹先生和學生的座位也采用了這種方法。
   7.引讀。師讀概括寫的句子,生讀具體介紹的部分。
   8. 文中有沒有具體介紹魯迅的座位?你能具體介紹一下嗎?(板書:早)
   9.看圖復述,老師請小朋友當小講解員,向前來參觀的中外游客介紹三味書屋。注意;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法,按方位順序來說,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,講得更生動。
  三、學習第三小節(jié)。
   1.默讀思考:
    ①這一節(jié)共有幾句話?
   ?、凇∧囊痪涫歉爬▽懙?哪幾句是具體介紹的?
   2.討論。齊讀概括寫的句子,說說句中的重點詞是什么。(板書:來歷)
   3.指讀3、6句。有一天早上,魯迅上學為什么遲到?(板書:遲到)
     用上"因為……所以……"來回答。
   4.這里的"料理家務"指什么?
     出示句卡;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。
    ①齊讀。
    ②"幾乎"可以換成什么詞?
   ?、?quot;于"可以換成什么詞?
   ?、?quot;奔"是什么意思? "奔走"是什么意思?
   ?、?quot;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"是什么意思?
   ?、摁斞笧槭裁匆甲哂诋斾伜退庝佒g?聯(lián)系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意思。
      為了上學不遲到,魯迅幾乎每天都這樣匆匆忙忙地奔跑著,可這一次,魯迅還是遲到了。
   5. 魯迅遲到了,壽老先生是怎么批評他的?
    (板書:嚴厲)
    "嚴厲"是什么意思?壽老先生嚴厲的語氣該怎么讀?
   6.面對壽老先生的批評,魯迅是怎么做的?
   ?、僬页鼍渥幼x。
   ?、?quot;默默地"是什么意思?(不聲不響)
   ?、?quot;默默地"寫出了魯迅認真思考的神態(tài),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?聯(lián)系上下文想象。提示:聯(lián)系上文魯迅為什么遲到?聯(lián)系下文他的行動,遲到對不對?以后怎么才能不遲到?
   7.由此可見,小時候的魯迅是個怎樣的孩子?
    (板書:勤奮好學)
   8.指導感情朗讀這句話。
    小結:勤奮好學的魯迅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。
   9.魯迅刻這個"早"字有什么作用呢?
     齊讀最后一句。(板書:作用)
   10.這說明了什么?
    出示句卡:魯迅把這個"早"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o
   ?、?quot;刻"可以換成什么詞?
    ②如果換成"記"字,和"刻"比較一下,哪個好?為什么?
   ?、嗾f說這句話的意思。
     總結:魯迅先生就是從三味書屋開始,一生銘記"早"字,時時早,事事早,抓緊時間學習、工作、戰(zhàn)斗,毫不松馳地奮斗了一生,終于成為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"早"字的故事告訴我們,成才離不開少年的勤奮。同學們,讓我們珍惜時間,勤奮學習,努力使自己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材。

  教案述評
                  浙江省臨海市哲商小學特級教師王金蘭
  胡玲萍老師執(zhí)教的《三味書屋》獲1996年11月臺州市教學能手比武二等獎。她編寫的教案有一定的創(chuàng)新意識,體現(xiàn)了語文素質教育的特點。
  一、教案制定的課時教學目標明確、集中、具體、可操作,形成了素質型的課時目標。目標的三項內容既有語文基礎素質、語文基本技能素質,又有語文道德素質。"目標1"是本課時的重點訓練目標,它是根據(jù)本組訓練重點"按方位順序寫"而確定的,目標具體,可操作。"目標2、3"是常規(guī)訓練目標,體現(xiàn)了語文學科的工具"和思想性。
  二、教案中設計的讓學生"讀段畫簡圖"的練習有新意。這一訓練符合課堂教學"二主一線"原則,并在課堂上給學生留足訓練時間,讓學生主動地讀課文,理解課文;動腦筋找方位;動手畫簡圖,教師只在反饋評價時給予適當?shù)狞c撥,使訓練落在實處。這種訓練方法,值得提倡和推廣。
  三、重難點的突破于過程教學中。書后的兩個句子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。教案中,教師力避結論性的講解,而是引導學生參與理解句子的過程,在過程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句子的理解方法:先理解重點詞,再聯(lián)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。
  四、根據(jù)句子和段的"概括――具體"、的結構形式進行句、段教學,既節(jié)省了教學時間,又使學生學會按結構段式讀段、寫段的方法。


《三味書屋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