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的父母都能成功
所有的父母都能成功
不少父母似乎對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信心不足,對未來的教育結果也不抱樂觀態(tài)度。1999年筆者參與的一項大型調查顯示:1/4父母直言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,l/2父母認為自己的家庭教育“不能說已經失敗,但也說不上成功”,只有1/4父母表示自己教育子女是成功的?!?/P>
其實,每個家庭都應該,而且也可能站立在實施家庭教育的起跑線上。只要我們在實施以“母親素質工程”為先導的“父母素質工程”中,循著從親職教育向父母教育發(fā)展的路線,明確并完成以下三個“定位”的話,就會很快地提高父母自身素質以及教育素質水平,就會順利地實現家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,并取得成功?!?/P>
定位一 父母教育與親子教育并舉
“親職教育’的概念源自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究與交流,我們稱之為“父母教育”,臺灣稱之為“親職教育”,表述不同,其主體都是父母素質培養(yǎng)問題,都認為父母要從思想觀念、理論水平、知識能力、方法技巧等方面跟上現代家庭教育的發(fā)展?!?/P>
所謂親職教育主要是幫助父母學習有關新理論新知識,幫助父母樹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等。所謂父母教育,與親職教育內涵有所不同,不僅強調父母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習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上,而且強調父母要十分重視自身學習文化知識,提高綜合整體素質?!?/P>
當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成為家庭教育的對象時;當家庭內所有成年人都與孩子站在終身學習的統一陣線上,一種新型的親子關系形成時,家庭實施素質教育也就走上了必勝之路?!?/P>
定位二 進取意識與成功心態(tài)互激
許多事實表明,當今中青年父母是最肯學習、最有希望的一代父母。一項大型抽樣調查表明,在0―18歲孩子的父母中,年齡30―45歲的占七成。盡管這些父母自己在青少年期沒有接受到完整的基礎教育,但他們的進取意識十分強烈。在他們身上蘊藏著接受繼續(xù)教育的積極性,同時也保持著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。調查顯示,上海O―18歲孩子的父母,或多或少地處在繼續(xù)學習與進修過程中,其中60%一直處在“學歷進修、技能證書學習和上崗培訓”之中,從未間斷。
在20世紀里,人們最引以為自豪的發(fā)現是:“人能改變心態(tài),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?!敝灰改競儤淞⑵鸪晒Φ睦砟?,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就會轉化為不可估量的家庭教育力。
定位三 成功教育與發(fā)現教育共振
家庭教育總是要通過具體的教育模式去實施的。多年來,已經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、可供推介的教育模式有許多,如創(chuàng)造性教育模式、成功教育模式、愉快教育模式、合格加特長模式等等。這些教育模式有不同的適用性。對于家庭教育而言,都可以嘗試兼用。但是,成功教育與發(fā)現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不可缺少的。
所謂家庭實施成功教育,就是父母要樹立成功教育理念:“天生其人必有才,天生其才必有用”;“人無完人,揚長避短,人人成才”;實行“小步子”,“多活動”,“積小成為大成”等教育策略;積極創(chuàng)設支持性家庭教育環(huán)境,讓每個孩子都懷有成功的心態(tài)。所謂家庭實施發(fā)現教育,就是父母要善于發(fā)現并引導孩子自我發(fā)現獨具個性的潛在資質,同時家長也要善于發(fā)現自己獨具個性的教育潛能并自我完善與優(yōu)化,使家庭所有成員都進入一種放松與開放的學習狀態(tài)?!?/P>
成功的關鍵在于發(fā)現,當成功教育與發(fā)現教育相互促進時,未來的家庭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?!?BR> 好孩子育兒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
- 提高孩子智商
- Doman推崇的早期學琴啟蒙--鈴木教學法
- 孩子15種表情背后的真相
- 您的父母意識在哪一層臺階?(之一)
- 不必特意給孩子安排挫折教育
- 關注下一代的道德培養(yǎng)――道德評判的6個階段
- 提高家庭知識含量實現從傳統到現代投資觀念的轉變
- 葆嬰專家與眾不同的育嬰觀念
- 教育,但不打罵運動
- 初為人父者須知
- 關鍵期的經典研究
- 培養(yǎng)孩子的20條法則
- 父子關系是嬰兒生命中第二個重要關系
- 新的兒童觀
- 啟發(fā)孩子熱愛小動物的教案
- 老師,你喂我
- 給孩子播下愛的種子
- 案例:藥水紅花,我愛你
- 大班安全教案《手劃破了》反思
- 大班語言教案《祖國之最》反思
- 大班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《沙子玩起來》
- 中班科學活動《水池活動》教案反思
- 科學活動《文具、玩具和服裝》小班教案物體分類
- 大班《不私自離園》安全教案
- 路燈朋友圈文案34句
- 分手心痛的傷感網名大全426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