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起“探究”的風帆

揚起“探究”的風帆

揚起“探究”的風帆

 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:“如果要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,那么有什么學習比通過積極地投入到探究過程中去更好呢?”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?yōu)橹鲃拥靥骄繉W習,這是一場學習的革命。教師的權(quán)威性、控制性和預設(shè)性將受到嚴峻的挑戰(zhàn),而學生的批判性、自主性和創(chuàng)造性將得到真正的體現(xiàn)。下面,我結(jié)合一些閱讀教學的案例,粗淺地談一談對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感悟:
  
  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
  
  “教學的藝術(shù)不在于傳授知識,而在于激勵、喚醒、鼓舞。”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調(diào)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其運行恰如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。
  尊重
  [案例1]《跳水》教學片斷
  師:(正借助課件圖指導學生觀察)孩子為了拿帽子走上最高的橫木,遇到生命危險……
  生:老師,我認為他可以拿到帽子。
  教師A:(訓斥)你有沒有認真看圖?這怎么可能!
  生:(滿臉通紅,低下頭,不吱聲)
  教師B:(熱情地)嗯,有意思!你來說說看!
  (學生說了好幾個辦法:魚鉤勾、竹竿挑、繩子套等等。他們盡情地表達自己善良的愿望。教師讓學生再讀課文中描述孩子追猴子時的句子,體驗孩子心理的變化。經(jīng)過點拔,更多的學生則激動地結(jié)合課文內(nèi)容反駁這些想法的不現(xiàn)實。學生探究學習的勁頭特足)
  [案例2]《養(yǎng)花》教學片斷
  (學生讀到第四自然段中“可是,這多么有意思呀!”)
  生:(低咕一句)這么多花搬來搬去,累得腰酸腿疼、熱汗直流。累都累死了,還有什么意思!
  教師A:(責備地)你不愛勞動,當然覺得沒意思!
  教師B:(啟發(fā))是呀,這么累究竟有沒有意思呢?
  (“一石激起千層浪?!睂W生在“有沒有意思”的問題上展開討論,進行探究性閱讀。在爭論中,學生能舉出例子:在進行打乒乓球、踢足球等運動時,有時也累得腰酸腿疼、熱汗直流,不但感到快樂、有趣,而且覺得身心能從緊張的學習中輕松下來,從而理解了作者在養(yǎng)花中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(diào)節(jié),有益身心健康,是非常有意思的想法)
  [感悟]
  在這兩個案例中,B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態(tài)度體現(xiàn)了師生的平等對話,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精神。學生在民主的、寬松的、無責備的氛圍中才能更好地進行探究性學習。正如奧蘇伯爾所認為的:自我提高內(nèi)驅(qū)力所追求的不是知識本身,而是知識之外的滿足——受到尊重。教師必須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,理解和關(guān)心學生的心理狀態(tài),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,這樣才能形成有利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適宜的“氣候”和“土壤”。
  引導
  [案例3]《威尼斯的小艇》教學片斷
  師:你對課文的哪些內(nèi)容最感興趣,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些內(nèi)容。愿意讀的就美美地讀一讀,喜歡畫的就認真地畫一畫,想表演的就盡情地演一演。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!
  (學生自主選擇,分為幾個合作小組,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去)
  [案例4](西門豹)教學片斷
  師:同學們,你們猜一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?
  (生饒有趣味地猜了許多問題)
  師:我想問的是——看了這篇課文,你憤怒不憤怒?痛快不痛快?佩服不佩服?
  (引起了學生的共鳴,他們或站,或坐,大聲議論,宣泄自己的情感)
  師:你們能否結(jié)合課文中的例子談一談,這樣才有說服力!’ (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高漲,紛紛到課文中找例子)
  [感悟]
  只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,點燃他們探究的欲望,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深度去探究,才能使艱難的學習變得不再是一種負擔。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:“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討,自己去推論,對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,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(fā)現(xiàn)的應該多一些。”學生只有真正成為發(fā)現(xiàn)者、研究者、探索者,才能把他們心靈深處被壓抑的個性釋放出來。
  激勵
  [案例5]《窮人》教學片斷
  師:(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后)為學貴有疑,疑則進也。你們有什么疑問嗎?
  生:(懷疑的)老師,破舊的小屋外寒風呼嘯,里面怎么可能“溫暖”呢?
  師:有點道理!
  生:小屋這么小,住得能舒服嗎?
  師:是呀,住在這樣的破房子里,又冷又擠的,還談什么溫暖、舒適!
  (學生笑)
  師:看來大文豪的作品也不過如此呀!
  (又有學生按耐不住,高高地舉手)
  師:你們是否有不同意見?
  (生點頭)
  師:(翹起大拇指)能在傾聽別人意見的同時積極思考,難能可貴!
  (生在教師的激勵下,通過不斷地探究終于明白:此處 溫暖舒適”是相對外面惡劣的氣候以及漁夫冒著生命的危險外出打魚而言的)
  師:(總結(jié)性的激勵)剛才,同學們的表現(xiàn)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!一開始,大膽挑戰(zhàn)權(quán)威,能發(fā)表獨特的見解;第二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;第三、在原來理解的基礎(chǔ)上進一步看書思考,說明你們有永不滿足的精神;第四、掌握了聯(lián)系上下文閱讀的方法。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!
  (學生個個面露喜色,精神煥發(fā),增強了探究學習的信心)
  [感悟]
  在本案例中,教師不斷激勵學生大膽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在觀點爭鳴處開展探究性學習。學生受到教師親和力的感染,身心愉悅地學習。古人說:“水不激不躍,人不激不奮?!苯處熞朴诩顚W生“標新立異”、“與眾不同”,盡量避免“人云亦云”、“隨波逐流”。學生在激勵中才能欣然奮發(fā),時時處于思維探索的興奮狀態(tài),享受“探究”所帶來的快樂。
  
  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
  
  真正吸引學生的探究活動是順應學生的學情,由師生共同生成的。在閱讀教學中,教師要“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”,在“山窮水盡”處探求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新境界。
  關(guān)注問題
  [案例6]《普羅米修斯盜火》教學片斷
  (師正激情地導入課文,生有幾個低聲議論,教師A稍作停頓,引起他們注意,然后教師A皺起眉頭,翻了他們一眼,生馬上停下議論,看看老師,欲言又止。教師A繼續(xù)導入課文)
  教師B:(熱情地)你們是不是遇到問題了,說說看!
  生:老師,“盜”是偷的意思。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做好事去取火??烧n題為什么說他“盜”火?我覺得很難聽!
  教師B:這個問題提得好。其他同學有什么意見?
  (有的學生表示贊同,還把“盜”改為“借”、“要”或“取”;有的學生認為不可改。大家議論紛紛,各執(zhí)一詞)
  教師B:事實勝于雄辯!請同學們先細心地讀讀課文,再討論一下:普羅米修斯向宙斯去借火或者要火,甚至直接取火,可行不可行呢?
  (學生積極地研讀課文,拉開了探究學習的序幕)……

  [感悟]
 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:B教師善于捕捉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疑惑,及時調(diào)整預設(shè)的方案,緊緊圍繞兒童所關(guān)心的問題,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。“行成于思,思源于惑?!苯處煵荒芸偸钦驹趩栴}的前面,而應該積極地、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,用一雙熱情、冷靜、智慧的眼睛去發(fā)現(xiàn),創(chuàng)造一切機會讓學生提出疑問、發(fā)表觀點、流露情感、表現(xiàn)自我。
  珍視體驗
  [案例7]《放棄射門》教學片斷
  師:(出示課件圖)面對福勒,你想說些什么?
  (大部分學生紛紛贊揚福勒關(guān)愛他人的高尚體育風范,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)
  生:我覺得福勒放棄射門是不對的。
  教師A:(沒有理睬這位學生)哪位同學再來說?
  教師B:能在一片贊揚聲中來點批判,勇氣可嘉!你能具體說說看嗎?
  生:福勒先生,你又沒有犯規(guī),完全可以射門的。你有沒有想到這一球關(guān)系到整個球隊的勝敗呀!
  (學生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后,引發(fā)了一場激烈地爭辯)
  師:假如福勒沒有放棄射門,球隊也可能取得勝利。那他是否為他的國家和球隊贏得了真正的勝利?
  (學生踴躍發(fā)言,最后形成共識)
  [案例8]《將相和》教學片斷
  師:(指導朗讀第16自然段后)誰愿意來演一演這“戰(zhàn)無不勝、攻無不克”的廉大將軍!
  生:我來!我來!
  師:臺上三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當一名好演員可不是這么簡單噢!
  (生受到啟發(fā),轉(zhuǎn)而一邊積極地讀書,一邊興奮地演示著)
  師:誰第一個來?
  (生1雙目圓瞪,一手叉腰,一手在桌子上一拍)
  師:喲,廉大將軍為何這么大火氣?
  生1:你說氣人不氣人?我廉頗南征北戰(zhàn)、九死一生,才有了今天的位置。他藺相如能說會道點,官做得竟然比我大!
  ……
  生2:(雙手叉腰,“呸”的一聲):真不公平!我廉頗出生入死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他藺相如僅靠一張嘴皮子,反而爬到我頭上了!
  [感悟]
 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,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。在閱讀教學中,讓學生一次次地親歷探究學習的成功與失敗,加深理解和體驗,并有所思考和感悟,便能受到情感熏陶,獲得思想啟迪。學生在這樣的閱讀中從“要我學”變?yōu)椤拔乙獙W”,從被動吸收到主動探究,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?
  走入生活
  [案例9l《黃河象》教學片斷
  師:看過“大風車”嗎?你最喜歡的節(jié)目主持人是誰?為什么?
  (學生新奇     而激動,爭先恐后地說著)
  師:今天,我們也當一當少兒節(jié)目主持人,主持的節(jié)目是——介紹《黃河象》!你打算怎樣主持?
  生1:我打算編個小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。
  生2:我想發(fā)布一個新聞,向大家介紹。
  生3:我讓全國小朋友猜一猜黃河象是怎么死的。
  師:主意都不錯!請尋找合作伙伴,實現(xiàn)你的打算!
  (學生興致勃勃地分小組探究學習。教師參與小組活動,相機點撥,激勵學生要別出心裁,以不同的形式介紹,可以編出原文中不曾有的情節(jié),有的小組以小解說員的身份介紹黃河象骨骼化石圖;有的小組寫了小故事《黃河象生死之謎》等。其中一小組寫了一則象化石被發(fā)現(xiàn)的現(xiàn)場報道:
  全國的小朋友們:我是甘肅電視臺的少兒節(jié)目主持人——豆豆。聽說合水縣馬蓮河的農(nóng)民發(fā)現(xiàn)了象的化石,我連夜趕到這兒,還沒有來得及喘一口氣呢!我們可以看到當?shù)卣賳T和古生物專家正緊張地指揮著挖掘工作。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??炜?,快看!象化石挖掘出來了!它非常完整。不可思議的是它竟然是站的姿勢,一腳還踩著一塊大石頭。據(jù)考古生物專家介紹,這么完整的象化石,是非常罕見的,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。小朋友們,你們覺得有趣嗎?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具體的情況,請繼續(xù)關(guān)注我們以后的追蹤報道)
  [感悟]
  適時地把探究課文內(nèi)容與孩子的學習生活、社會生活聯(lián)系起來,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學習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,充滿了生活的影像。再如:學習《景陽岡》替武松寫自薦書;學習《鯨》讓學生收集有關(guān)鯨的資料并編成小報;學習《只有一個地球》寫一寫宣傳標語,調(diào)查學校周圍環(huán)境等等。孩子在語文學習中走人生活,讓他們在生活中體驗語文,用語文中獲得的知識體驗生活,從而真正實現(xiàn)語文情感、知識、能力的融合。
  [反思]
  隨著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習慣的養(yǎng)成,隨著學生自主探究經(jīng)驗的不斷積累,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鑒賞水平會不斷得到提高,他們能夠自主探究出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。我相信,只要揚起“探究”的風帆,駛向知識的海洋,最終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

    溫暖舒適”是相對外面惡劣的氣候以及漁夫冒著生命的危險外出打魚而言的)
  師:(總結(jié)性的激勵)剛才,同學們的表現(xiàn)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!一開始,大膽挑戰(zhàn)權(quán)威,能發(fā)表獨特的見解;第二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;第三、在原來理解的基礎(chǔ)上進一步看書思考,說明你們有永不滿足的精神;第四、掌握了聯(lián)系上下文閱讀的方法。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!
  (學生個個面露喜色,精神煥發(fā),增強了探究學習的信心)
  [感悟]
  在本案例中,教師不斷激勵學生大膽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在觀點爭鳴處開展探究性學習。學生受到教師親和力的感染,身心愉悅地學習。古人說:“水不激不躍,人不激不奮。”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“標新立異”、“與眾不同”,盡量避免“人云亦云”、“隨波逐流”。學生在激勵中才能欣然奮發(fā),時時處于思維探索的興奮狀態(tài),享受“探究”所帶來的快樂。
  
  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
  
  真正吸引學生的探究活動是順應學生的學情,由師生共同生成的。在閱讀教學中,教師要“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”,在“山窮水盡”處探求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新境界。
  關(guān)注問題
  [案例6]《普羅米修斯盜火》教學片斷
  (師正激情地導入課文,生有幾個低聲議論,教師A稍作停頓,引起他們注意,然后教師A皺起眉頭,翻了他們一眼,生馬上停下議論,看看老師,欲言又止。教師A繼續(xù)導入課文)
  教師B:(熱情地)你們是不是遇到問題了,說說看!
  生:老師,“盜”是偷的意思。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做好事去取火??烧n題為什么說他“盜”火?我覺得很難聽!
  教師B:這個問題提得好。其他同學有什么意見?
  (有的學生表示贊同,還把“盜”改為“借”、“要”或“取”;有的學生認為不可改。大家議論紛紛,各執(zhí)一詞)
  教師B:事實勝于雄辯!請同學們先細心地讀讀課文,再討論一下:普羅米修斯向宙斯去借火或者要火,甚至直接取火,可行不可行呢?
  (學生積極地研讀課文,拉開了探究學習的序幕)……

  [感悟]
 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:B教師善于捕捉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疑惑,及時調(diào)整預設(shè)的方案,緊緊圍繞兒童所關(guān)心的問題,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。“行成于思,思源于惑。”教師不能總是站在問題的前面,而應該積極地、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,用一雙熱情、冷靜、智慧的眼睛去發(fā)現(xiàn),創(chuàng)造一切機會讓學生提出疑問、發(fā)表觀點、流露情感、表現(xiàn)自我。
  珍視體驗
  [案例7]《放棄射門》教學片斷
  師:(出示課件圖)面對福勒,你想說些什么?
  (大部分學生紛紛贊揚福勒關(guān)愛他人的高尚體育風范,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)
  生:我覺得福勒放棄射門是不對的。
  教師A:(沒有理睬這位學生)哪位同學再來說?
  教師B:能在一片贊揚聲中來點批判,勇氣可嘉!你能具體說說看嗎?
  生:福勒先生,你又沒有犯規(guī),完全可以射門的。你有沒有想到這一球關(guān)系到整個球隊的勝敗呀!
  (學生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后,引發(fā)了一場激烈地爭辯)
  師:假如福勒沒有放棄射門,球隊也可能取得勝利。那他是否為他的國家和球隊贏得了真正的勝利?
  (學生踴躍發(fā)言,最后形成共識)
  [案例8]《將相和》教學片斷
  師:(指導朗讀第16自然段后)誰愿意來演一演這“戰(zhàn)無不勝、攻無不克”的廉大將軍!
  生:我來!我來!
  師:臺上三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當一名好演員可不是這么簡單噢!
  (生受到啟發(fā),轉(zhuǎn)而一邊積極地讀書,一邊興奮地演示著)
  師:誰第一個來?
  (生1雙目圓瞪,一手叉腰,一手在桌子上一拍)
  師:喲,廉大將軍為何這么大火氣?
  生1:你說氣人不氣人?我廉頗南征北戰(zhàn)、九死一生,才有了今天的位置。他藺相如能說會道點,官做得竟然比我大!
  ……
  生2:(雙手叉腰,“呸”的一聲):真不公平!我廉頗出生入死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他藺相如僅靠一張嘴皮子,反而爬到我頭上了!
  [感悟]
 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,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。在閱讀教學中,讓學生一次次地親歷探究學習的成功與失敗,加深理解和體驗,并有所思考和感悟,便能受到情感熏陶,獲得思想啟迪。學生在這樣的閱讀中從“要我學”變?yōu)椤拔乙獙W”,從被動吸收到主動探究,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?
  走入生活
  [案例9l《黃河象》教學片斷
  師:看過“大風車”嗎?你最喜歡的節(jié)目主持人是誰?為什么?